丝路新经济网 首页 数据库 查看内容

我国专家完成一项核心变量研究:为搭建国内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夯实基础 ...

2023-11-9 16:46| 发布者: silkecon| 查看: 282| 评论: 0

摘要: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田懋一团队联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杨明辉主任医师等人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为我国老年患者搭建髋部骨折注册数据库提供了所需的核心变量。相关理论文章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 ...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田懋一团队联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杨明辉主任医师等人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为我国老年患者搭建髋部骨折注册数据库提供了所需的核心变量。

相关理论文章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骨质疏松》专业期刊上。专家预计,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线,可望用来支持和指导我国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由此提升髋部骨折的管理质量,并让卫生医疗体系成本降下来。

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罹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也在“水涨船高”;而髋部骨折的现象大多集中在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中,这就使得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数逐年攀升。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每年都会有超过50万人遭遇髋部骨折,而这个数字将在2050年跃升到130万,其中老年人占比最大。老年髋部骨折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主要是因为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实际上,每三个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中,就会有一人无法恢复独立行走,而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则相应增加;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死亡率甚至高达30%以上。

管理老年髋部骨折迫在眉睫

尽管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的现状不容乐观,但通过科学、合理的临床管理,以及治疗干预和术后康复,依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因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一系列严重结果,乃至由此酿成的死亡,并非由于骨折本身或者手术所导致,而是患者术后卧床后带来的大量相关疾病造成的,如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中风等。基于此,有专家呼吁,提高髋部骨折的诊疗和管理能力,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后,有效降低死亡率,并减轻医疗负担。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诊疗行为,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制定了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在这项指南的制定中,撰写小组借鉴英国、美国、苏格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权威指南作为参考依据,结合来自我国10多家知名医疗机构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最终达成共识,2022年12月正式发布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官网上。

建立数据库可改进医疗质量

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的发布,预示着国人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管理已逐步进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但仅仅依靠指南为指导方针,仍难以拉平各地老年髋部诊治水平的差距,更无法提供切实的证据来指导行业规范和政策制定,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夯实证据基础。目前在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了国家老年髋部骨折注册数据库,通过持续监测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的海量数据,每年公开报告每家医疗机构老年髋部骨折的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搭建任何一个注册数据库,首先要了解数据库都要准确纳入哪些数据,如果“良莠不齐”,盲目而随意“入库”,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影响数据收集的质量。就此,田懋一、杨明辉团队通过德尔菲方法(即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之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在与31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通力合作后,最终确定了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变量。

田懋一教授介绍,科研团队确立的核心数据变量由7个主要的板块构成,分别是受试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基本信息、入院信息、评估信息、治疗信息、出院信息和随访信息,共有86个相关变量被列为核心变量,比如患者的姓名、年龄,患者的手术的时间和方式,患者所接受的评估内容等,由此为成功搭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注册数据库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数据库预计今年9月份正式上线,并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开展预实验研究。田教授评价指出,目前确定的数据库核心变量仅仅是搭建数据库的起点,在数据库正式启动前,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而完成这些工作离不开来自不同领域和学科专业人士的帮助,及其国家层面的支持。

杨明辉主任医师表示,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临床试验,到国家卫健委的指南制定,再到国家级注册数据库的构筑,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管理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高速发展阶段,更需要临床数据支撑医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帮助评估诊疗方案和康复策略,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上述学术文章的题目是《为中国老年患者搭建髋部骨折注册数据库:一项德尔菲研究已确定注册数据库核心变量”》。杨明辉主任医师和田懋一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张馨艺为第一作者。